9月26日,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以下简称“国家气候战略中心”)党委书记李冬一行到访学校,双方召开工作会谈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学校党委书记吕文明,党委副书记、校长黄凤莲,党委委员、副校长黄霞春、孟正文,以及双方相关部门负责人共同出席活动。
座谈会上,吕文明表示,此次合作实现了“国家级战略智库”与“高水平职业院校”的双向赋能,更是“国家战略需求”与“职教育人育才”的同频共振。他指出,国家气候战略中心在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政策制定支撑与国际合作枢纽建设方面的权威能力,与学校在技能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平台与地方服务能力上的核心优势高度互补,期待未来,双方在“人才共育、平台共建、资源共享、国际共促”四大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共同探索气候变化监测与碳排放管理等领域的人才培养新模式,联合开展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携手为“双碳”目标的实现输送“懂技术、能落地”的技能型人才。会上,国家气候战略中心国际政策研究部主任高翔、学校干部培训与继续教育中心主任朱鸿毅、校企合作处处长杨智峰、环境监测学院副院长陈安琪等人围绕双方未来在社会培训师资建设、技术技能鉴定、绿色低碳技术专业建设、国际培训与“职教出海”等内容深入交流探讨。
座谈会后,李冬与黄凤莲代表双方共同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书》。根据协议,双方将紧扣国家绿色低碳发展需求,聚焦“双碳”工作技术支撑、区域合作平台共建、碳市场能力建设及国际气候协作等核心方向深化合作,通过整合战略研究优势与职业教育资源,共同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技术、人才与平台的多维支撑,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最后,李冬充分肯定了学校为生态环保行业培育专业人才、搭建高水平实践平台的积极贡献和成效。他指出,在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中国”建设迈向新阶段的大背景下,双方优势互补,合作前景广阔、未来可期,后续将围绕应对气候变化、绿色低碳、碳市场交易培训,推进技术支撑与课题项目合作的技术研究和社会化服务等方面深化协同,助力全球气候治理。
签约仪式后,李冬实地参观了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湖南遥感应用(数据解译)基地。
此次战略合作的签署,既是国家“双碳”战略在地方职业教育领域的生动落地,也是应对气候变化领域“政产学研用”融合的创新探索。双方均表示,将以此次签约为起点,加快推进具体合作项目落地,深化技术、人才、国际交流等领域协同创新,为环保行业培育更多“大国工匠”,为湖南省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注入新动能,为国家“双碳”战略实施提供“湖南样板”,并在全球气候治理中传递更多中国声音、贡献更多中国力量。
(文:杨智峰 图:戴薇 一审:贾劲松 二审:杨智峰 三审:张理)